|   |   | 
| 
 | 
|  |  | 首页 >> 专题栏目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 | 
| 澜沧江畔石榴红 籽籽同心铸团结 ——民族团结进步的澜沧实践 来源:澜沧县委统战部 许启军 石芮 李晓维、澜沧县融媒体中心 时间:2025-10-28 阅读: | 
| 在奔腾不息的澜沧江畔,在云雾缭绕的景迈山间,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各族儿女用心血浇灌、用真情守护,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这片热土上绚丽绽放,共同谱写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动人篇章。 澜沧县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紧紧围绕“澜沧江畔石榴红”民族工作品牌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品牌,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创体系,形成主管单位、行业部门、基层社区三方共创格局,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落实、群众参与三维工作机制的“三级联创、三方共创、三维推进”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创新机制,为全域创建提供了清晰路径,有效破解了边疆民族地区创建工作的实践难题,全面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走深走实,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植于澜沧的每一寸土地。 文化润心聚共识,精神相依增认同 “一颗石榴籽,万缕团结情?!痹诙鞲锩胖?,一群小学生在革命先辈的塑像前庄严宣誓:“我们要做民族团结的传承者!”这个红色教育基地已成为全县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生动课堂,每年接待参观学习者上万人次。全县157所学校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日常教学,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筑牢“五个认同”的思想根基。 在糯福乡,拉祜族妇女娜四的普通话学习故事激励着许多人?!八灯胀ɑ埃咧赂宦?!”她不仅通过普通话学习打开了致富之门,还带动村里20多名妇女一起创业。如今,她的农家乐成为展示多民族文化的窗口,游客在这里可以品尝拉祜族的烤茶、傣族的菠萝饭、佤族的水酒?!坝镅酝?,心就更近了?!蹦人纳钣懈写サ厮?。 老达保村的故事更是感人至深。这个曾经“唱着歌解闷,跳着舞充饥”的贫困村,如今通过成立演艺公司,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村民李娜倮带领乡亲们创作的《快乐拉祜》唱响大江南北,她说:“我们的歌声飞越澜沧江,把党的恩情传遍四方。”如今,这个村寨靠演出增加收入,真正实现了从“唱歌解闷”到“唱歌致富”的转变。 
 发展赋能增福祉,共同富裕生活美 “甘蔗根连根,各族心连心?!痹诶讲紫氐墓阗筇镆吧希枰?、甘蔗、咖啡等产业蓬勃发展,茶产业成功入选“2024年度茶业重点县域”;甘蔗产业实现从根到叶“吃干榨尽”的全要素开发,书写了“甜蜜事业”高质量发展篇章;“咖啡+”“+咖啡”等新业态不断涌现,一粒小咖啡成为群众增收的“金果子”。投入资金4.12亿元,实施项目709个,打造边境幸福村升级版,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人有致富渠道”,各族群众“五个认同”和国家意识、国土意识、国防意识进一步增强。 景迈山的变迁令人振奋。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申遗后,布朗族茶农岩砍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耙郧笆鞘刈沤鹕焦钊兆?,现在是绿水青山真的变成了金山银山!”他家的茶叶价格翻了一番,还开起了茶舍,吃上了“旅游饭”。如今,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为展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窗口;各族茶农在这里共同守护着千年茶林,分享着发展红利。 民生改善的成效随处可见。在县人民医院,来自上海的“组团式”医疗帮扶让边疆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傣族大妈玉嫩激动地说:“以前看病要跑到市里,现在县里就能治好,医生护士对各族群众都一样贴心?!?/p> 
 全域互嵌促交融,同心同向一家亲 “共饮一江水,同是一家人?!痹谙爻芹吕势男∏铮髯迦褐谄淅秩谌?。拉祜族的扩塔节、傣族的泼水节、佤族的新米节,都成为小区共同的节日。社区党支部书记介绍:“我们通过‘邻里节’‘百家宴’等活动,让各族群众从‘住在一起’到‘融在一起’?!?/p> “黄浦·澜沧山海情”研学活动架起了东西部交流的桥梁。拉祜族学生张小明第一次到上海交流学习后,立志要当一名教师:“我要把看到的世界讲给家乡的孩子们听。”如今,这样的交流活动已覆盖2000多名青少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民族团结的种子。 普洱澜沧古茶股份有限公司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公司负责人杜春峄说:“我们带动30余万茶农增收,茶园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痹谡饫?,不同民族的采茶技艺相互借鉴,制茶工艺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澜沧茶文化。 
 依法善治护团结,强边固防乐安居 “法如春雨润边疆,民族团结花更红?!痹谘┝窒绲呢糇宕逭?,普法队员用民族语言讲解《民法典》,将法律知识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谣。佤族群众纷纷表示:“这样的普法我们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成效显著。在勐朗镇,10872名网格员穿梭在村村寨寨,他们既是政策宣传员,又是矛盾调解员。拉祜族网格员扎努说:“我们就像石榴籽之间的薄膜,把大家紧密联结在一起?!蓖ü巴?民族团结”模式,近年来成功调解矛盾纠纷2864起,调解成功率达99.4%。 在边境线上,各族边民共同守护着祖国的西南大门。老党员扎努带领着守边队伍,日复一日地巡逻在边境线上。他说:“这里的每一座山、每一棵树都是祖国的肌肤,我们要用生命来守护?!蓖ü痴瘛拔逦灰惶濉绷懒?,边境案件数大幅下降,边疆地区持续保持和谐稳定。 
 创新实践展新篇,石榴花开别样红 澜沧县创新推进“一山一水一叶一街一歌”工程,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景迈山古茶林成为展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窗口;糯扎渡水电站的清洁能源点亮万家灯火,也照亮了各族群众的致富路;一片片茶叶成为连接各民族的情感纽带;澜沧街升级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老达保的歌声传唱着民族团结进步的动人故事。 在澜沧,民族团结进步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生动的实践。各族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中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真正实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深度交融。正如当地群众创作的歌谣所唱:“石榴结籽抱得紧,拉祜山寨气象新;党的恩情永不忘,民族团结万年春!” 如今的澜沧,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创新的举措,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澜沧江畔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贡献着澜沧智慧和中国方案。 
 | 
|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澜沧县中医医院:以中医药为纽带 以医者初心浇灌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 |